日前,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召開了全省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會議暨專題培訓班。會議對新獲批的22家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3家四川省高價值專利育成中心以及46家四川省知識產權強企培育企業進行了集中授牌,公司作為新獲批的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四川省高價值專利育成中心,應邀參加了此次授牌活動。四川省高價值專利育成中心是四川省為加快推進國家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支持全省“5+1”現代產業龍頭企業培育高價值專利設立的最高級別的資助項目;“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更是中國知識產權界最高榮譽,此次四川省新獲批企業中建筑施工企業僅有公司1家,截至目前,中國電建集團獲此殊榮的企業累計5家,這兩項榮譽的獲得標志著公司在知識產權規范化管理、創造、運用和保護方面全面邁入國內領先水平。
中流擊水,奮楫者先。多年來,公司始終堅持自主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創造,知識產權事業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由多向優的歷程,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知識產權發展之路。2007年公司申報了第1項發明專利,2009年成功授權,實現零的突破。2013年專利授權數量突破100項,2014年獲評四川省建設創新型企業培育企業、成都市知識產權試點企業。2016年獲評成都市知識產權示范企業,2017年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018年專利授權數量突破500項,上榜了“四川企業技術創新發展能力100強”榜單,位列百強榜第2位,躋身“中國企業創新能力1000強”;2021年項目入選四川省創新型企業培育項目(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2022年獲批四川省高價值專利育成中心,榮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十五載求索奮進,十五載春華秋實。截止到2022年底,公司持有有效專利數量達到110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15項,注冊商標3項,居建筑行業領先水平,為公司創新發展“加速跑”積蓄澎湃動能。
加強頂層謀劃設計,規劃引領知識產權發展方向
行棋觀大勢,落子謀全局。2008年開始,公司每年年初就下發《科技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對知識產權的開發方向和數量做了基本要求。2012年,公司在制定《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十三五”科技發展(創新)規劃》時,首次把知識產權工作納入公司整體科技創新規劃中,確立了水電五局知識產權工作的中長期目標,規劃了知識產權工作路徑,確立了“思源致遠、智謀未來、創新卓越”的知識產權方針,提出了“聚焦知識產權戰略,打造技術創新平臺,鑄就技術集成體系,創造價值財富,引領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作思路,明確了重點工作內容,落實了知識產權經費、人員、軟硬件保障條件,成為知識產權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有力推動了知識產權工作扎實有序向前發展。
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后,公司知識產權意識得到明顯提高、自主創新成果獲得大幅增長,專利數量質量迅速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初步實現了知識產權布局,知識產權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專利開發與研發工作的契合度大大增強,公司知識產權工作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加強機制體制建設,構筑知識產權生態系統
深化機制體制創新,營造良好生態。多年來,公司堅持把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作為強大動力,不斷建立和完善了比較系統的科技創新制度管理體系。公司制定頒布了《中國水電五局知識產權管理辦法》,理清了知識產權管理的關鍵環節、細化了知識產權管理流程、提出了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舉措、明確了知識產權工作保障條件,對各單位開展知識產權工作進行了有效的引導和規范。在《中國水電五局知識產權管理辦法》的框架下,從注重樹立和落實問題導向入手,制定了《中國水電五局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手冊》《中國水電五局專利管理辦法》《中國水電五局商標管理辦法》《中國水電五局成果轉化與推廣管理辦法》等,形成了充滿活力的知識產權管理和運行機制,為創新發展提供持續動力,促進知識產權綜合實力整體提升。
為全力提升員工的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公司設立了知識產權獎勵基金,及時足額發放知識產權授權和知識產權成果獎勵;廣泛開展分層級、針對性強的知識產權培訓,加強對知識產權相關知識的宣傳;積極組織各單位參加專利大賽獎、各級專利獎、技術發明獎的申報和評選,多項專利技術獲得了不同級別的獎項,其中《一種振動碾自動操作系統及其使用方法》獲得了2020年度四川省專利獎二等獎,有效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發明創造熱情和積極性。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創先爭優,主動踐行知識產權戰略,將創新成果固化為自主知識產權,激發創新活力,提高自主科技成果核心競爭力,創新發展蔚然成風。
構建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全面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效能
堅持完善管理體系,不斷提升管理水平。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是企業實現知識產權戰略的基礎和保障,也是知識產權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要前提和手段。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企業對知識產權的掌握、運用和保護,而通過貫標是提升企業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中至關重要的一步。為進一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公司知識產權工作的規范體系,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實現對知識產權的科學管理和戰略運用,公司于2019年啟動了知識產權貫標工作,編制了知識產權管理手冊及相關程序文件、制度文件和記錄文件,逐步建立并運行了程序化、制度化、規范化、系統化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2020年5月,公司憑借其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規范性、嚴謹性,順利通過國家標準GB/T29490-2013《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貫標體系認證,并獲得由國內權威知識產權認證機構——中規(北京)認證有限公司所頒發的該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通過知識產權貫標工作的開展,進一步規范了公司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提高了管理效率,實現了對企業技術特別是核心技術的全方位保護,提高了企業無形資產含量,增強了公司市場競爭力。
加強知識產權戰略研究,引領關鍵核心技術跨越發展
聚焦主責主業,構建專利集群。知識產權是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紐帶,是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的重要橋梁。多年來,公司堅持做好圍繞核心業務的專利布局和開發工作,堅持通過知識產權研究為科研項目技術攻關指明方向,進行科研項目全過程知識產權管理,并在“科技生態創新管理系統”中固化流程,將知識產權工作深度融入各級科技項目的立項、實施、驗收和后評價全過程以及申報審批各流程環節,實時跟進承擔的各級科研項目,掌握研究動態,及時發現可能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點,第一時間形成自主知識產權。
對引領公司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橫向專利戰略研究,依托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開展專利導航規劃布局,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落實知識產權與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同論證、同立項、同實施、同驗收”的指導思想,形成“高起點知識產權調研-高價值知識產權策劃-高質量知識產權保護-高水平專知識產權推廣”的知識產權生態圈,推進重大技術成果知識產權化,實現了一批重大技術突破和跨越發展。如在重大科技攻關項目《300米級高心墻堆石壩施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立項前,通過專利文獻的檢索、篩選與分析,編制了專門的知識產權分析報告,進行了知識產權戰略研究和全過程管理。該項目通過多年的產學研用協同攻關,提出了25項理論與方法,研制和應用了15套軟硬件新裝備,形成了3項行業標準,授權了60項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10項軟件著作權,研究成果創建了特高心墻堆石壩智能化施工技術體系,引領了壩工領域施工技術的發展方向,并成功應用于100余項水利水電及基礎設施工程,有力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為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國家能源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等提供重要技術支撐。該項目探索了專利戰略研究和布局工作支撐重大科技攻關的良好運行模式,開創了大型科技項目專利戰略研究的新局面。
截止目前,公司持有的有效專利數量達到了1103項,其中發明專利118項,實用新型專利950項,外觀設計專利35項,涉及的專業技術領域涵蓋了水利水電工程、道路交通工程、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水資源與水環境治理工程、建筑工程、砂石骨料生產加工、新能源工程、施工裝備智能化等公司重點發展方向,在水利水電工程等主要專業技術領域,構建了150+的專利集群,實現專利創造和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形成了“創新、應用、再創新、再應用”的良性循環,為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積極促進科技成果推廣轉化提供了原動力,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加快高價值專利培育,著力打造專利創造新高地
聚焦重大發展需求,推進高價值專利創造。高價值的知識產權是開展知識產權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企業實現知識產權價值的源頭活水,也是產業發展的關鍵動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聚焦企業高質量發展,為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質量,實現專利質量與數量協調提升,公司率先在水利水電工程技術領域啟動了高價值專利培育,2020年設立了“水電工程智慧工程技術高價值專利育成中心”項目。2021年7月,“水電工程智慧工程技術高價值專利育成中心”項目入選四川省創新型企業培育項目(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2022年5月,該項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獲批四川省高價值專利育成中心。在2022年四川省高價值專利育成中心類項目中全省共有13家單位上榜,建筑施工企業僅有公司1家。
高價值專利育成中心項目資助期三年,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根據項目建設成效逐年撥付資助,每年資助經費最高100萬元。公司將通過該項目的實施,緊密圍繞特大型、大型水利水電工程,針對世界級的高壩大庫、大容量水電站,以及復雜地形地質及惡劣氣候條件下建設水利水電工程的關鍵技術,瞄準未來水電科學技術發展制高點進行重點攻關,科學布局高價值專利,著力在水電站智慧建造關鍵技術研發和專利開發上取得新突破,進一步推動水電站智慧建造引領未來。
開發科技生態創新管理系統,全面推動知識產權信息化建設
強化數字引領,提升信息化水平。公司在知識產權管理過程中,一直注重通過信息化手段來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和效率。2016年,公司研究開發了具有自主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生態創新管理系統,形成了科技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網絡管理,實現了科技平臺的橫向協同、縱向貫通,規范了科技項目的管理以及科技成果的及時轉化,全面實現了公司科技管理工作全業務流程的信息數字化。
科技生態創新管理系統內設置了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模板,實現了知識產權申請、受理、授權、證書歸檔、變更維護、評價等工作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集成在線管理、分析、檢索、評估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并強化核心專利分級管理,大大提高了知識產權管理效率,為后續知識產權推廣轉化提供數字管理支撐。
承前啟后繪藍圖,繼往開來譜華章。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趙云飛在科技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知識產權保護關系科技發展核心利益和科技安全發展,關系到公司先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關系到公司十四五戰略目標實現”,這是公司新發展階段知識產權工作的基本判斷和發展方向。
當前,公司知識產權正處于從量變到質變跨越的關鍵期。未來,公司將以深入建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四川省高價專利育成中心為契機,踐行知識產權強企戰略,持續發揮知識產權在核科技自立自強中的重要作用,以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為依托,加快開展戰略性、前沿性、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專利布局、專利導航、高價值專利產出,著力打造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集群,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和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積極貢獻力量。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